2025年5月17日,国际学院第二十届“模拟国际会议”圆满落幕。国际学院院长郭莉教授、IET工程技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监Paulo Lopes先生、经理张婉女士、BUPT-QMUL联合培养项目教师Andy Watson先生、Michaela MacDonald女士、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苑仁庆副教授,以及《学术交流技能》课程教师陈静、李文东、罗雨青、程立、余江陵、安毅等嘉宾莅临现场。国际学院四年级学生何文奇、人文学院国际学生孙丽雅(俄罗斯)、索姆苏(老挝)和列尼德(俄罗斯)也参加了本次会议。国际学院2023级全体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共襄盛会。本届会议以“人机协同:探索数字前沿”(Human-Tech Synergy: Navigating the Digital Frontier)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的关键议题,旨在推动产学研各界充分利用新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上,国际学院院长郭莉教授致欢迎辞,她强调了模拟国际会议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学术交流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随后,Paulo Lopes先生发表了致辞,祝贺大会顺利召开。接着,Michaela MacDonald 女士和苑仁庆副教授做主旨演讲,国际学院2021级何文奇、2023级陈一帆和陈俊杰也分别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随后,各分会场的学术演讲活动正式开始。
在学术演讲环节,报告人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展开深入阐述,系统呈现创新成果与前沿观点,并在问答互动中与听众进行思想碰撞。与此同时,大会组委会同步展示了入选的学术海报,生动展现研究成果,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赞誉。
下午15时20分,各分会场论文展示环节渐入尾声。主持人对讨论成果进行精炼总结后,Paulo Lopes先生为在本次会议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颁发奖项,表彰他们的学术热情与创新精神。
闭幕式上,BUPT-QMUL联合培养项目教师Andy Watson先生对会议进行全面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与会师生的精彩表现,高度评价了此次模拟国际会议在提升学生学术素养、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积极作用。随着他的发言结束,本届模拟国际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模拟国际会议的成功举办,是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和人文学院在学术实践教学领域的一次亮眼成果展示。通过高度还原真实国际学术会议场景,学生们在实践中锤炼学术表达、沟通协作等技能,拓宽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未来,国际学院将持续以此类活动为依托,深化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培育更多兼具扎实专业知识与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推动学术进步与国际文化交融贡献力量。


